【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西周·姬昌《晋卦》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西周·姬昌《晋卦》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西周·姬昌《晋卦》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西周·姬昌《晋卦》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西周·姬昌《晋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唐代·杜甫《古柏行》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华亭鹤唳讵可闻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西园日日扫林亭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樽罍饮散长亭暮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作亭者谁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墨池记》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藐藐标危,亭亭峻趾
魏晋·左思《三都赋》
抗旗亭之峣薛,侈所<兆见>之博大
魏晋·左思《三都赋》
载汉女於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清代·袁枚《随园记》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