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春秋·佚名《击鼓》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春秋·佚名《硕人》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春秋·佚名《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春秋·佚名《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春秋·佚名《将仲子》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春秋·佚名《终南》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春秋·佚名《东门之枌》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春秋·佚名《巷伯》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春秋·佚名《常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先秦·屈原《九章》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幸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唐代·李商隐《隋宫 / 隋堤》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唐代·韩偓《已凉》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唐代·李商隐《隋宫》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唐代·杜甫《蜀相》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唐代·皇甫冉《春思》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唐代·杜甫《古柏行》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酒醒长恨锦屏空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鸳机新寄断锦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
宋代·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别赋》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南北朝·江淹《别赋》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木无雕锼,土无绨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简其华质,则费锦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虽然,仲子恶能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节》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