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佞诌日炽,刚克消亡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心愤此事,遂託所过,述而成赋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