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春秋·佚名《云汉》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春秋·佚名《有瞽》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先秦·屈原《远游》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先秦·屈原《天问》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先秦·屈原《离骚》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先秦·屈原《九章》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先秦·屈原《九章》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先秦·屈原《九章》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先秦·屈原《九章》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先秦·屈原《九章》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先秦·屈原《九章》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先秦·屈原《大招》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两汉·王褒《九怀》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两汉·刘向《九叹》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两汉·刘向《九叹》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两汉·刘向《九叹》
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余听之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壹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唐代·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呕哑嘲哳难为听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唐代·李白《将进酒》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唐代·李白《蜀道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壮年听雨客舟中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而今听雨僧庐下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不道愁人不喜听
宋代·万俟咏《长相思·雨》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敛愁黛、与谁听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宋代·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卜偃前识而赏其隆,吴札听歌而美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左则中朝有赩,听政作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过以亻凡剽之单慧,历执古之醇听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斯盖宅土之所安乐,观听之所踊跃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鱼何情而听琴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
两汉·王褒《洞箫赋》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两汉·王褒《洞箫赋》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东征赋》
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
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孔子曰:‘小子听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谏则不行,言则不听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春秋·曾子《第五章》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春秋·曾子《第八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春秋·子思《第五章》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春秋·子思《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