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春秋·佚名《日月》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春秋·佚名《天保》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春秋·佚名《民劳》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春秋·佚名《瞻卬》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春秋·佚名《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先秦·屈原《远游》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先秦·屈原《远游》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先秦·屈原《远游》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先秦·宋玉《九辩》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先秦·宋玉《九辩》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先秦·宋玉《九辩》
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
先秦·宋玉《九辩》
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先秦·屈原《九章》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先秦·屈原《大招》
居室定只
先秦·屈原《大招》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先秦·庄忌《哀时命》
忧不暇兮寝食,吒增叹兮如雷
两汉·王逸《九思》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两汉·王逸《九思》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唐代·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唐代·李颀《琴歌》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泪珠阁定空相觑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相思休问定何如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别赋》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真定之梨,故安之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兼重以崒缪,偭辰光而罔定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魂褫气慑而自踢伏者,应弦饮羽,形偾景僵者,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先秦·宋玉《高唐赋》
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
两汉·班彪《北征赋》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两汉·蔡邕《述行赋》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两汉·蔡邕《述行赋》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吾对曰:‘定于一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滕定公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一正君而国定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曰:“舍馆未定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曾子《第一章》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子思《第一章》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