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春秋·佚名《小戎》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春秋·佚名《下泉》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春秋·佚名《六月》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春秋·佚名《正月》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春秋·佚名《小宛》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春秋·佚名《思文》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先秦·屈原《离骚》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先秦·屈原《离骚》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先秦·屈原《九章》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先秦·屈原《九章》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先秦·屈原《九章》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两汉·东方朔《七谏》
抚槛兮远望,念君兮不忘
两汉·王褒《九怀》
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两汉·王褒《九怀》
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两汉·王褒《九怀》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两汉·王逸《九思》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两汉·王逸《九思》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两汉·王逸《九思》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两汉·刘向《九叹》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唐代·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代·杜甫《登高》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唐代·杜甫《哀王孙》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代·高适《燕歌行》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宋代·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宋代·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
宋代·None《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鵩鸟赋》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则生常,固非自得之谓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逾侈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咆渤澥与姑馀,常鸣鹤而在阴
魏晋·左思《三都赋》
奉常之号,大理之名
魏晋·左思《三都赋》
济有无之常偏,距日中而毕会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石丝竹之恒韵,匏土革木之常调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与先世而常然,虽信险而剿绝
魏晋·左思《三都赋》
非常寐而无觉,不睹皇舆之轨躅
魏晋·左思《三都赋》
果布辐凑而常然,致远流离与珂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旗鱼须,常重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飞云盖海,制非常模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直冲涛而上濑,常沛沛以悠悠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妄变化而非常,羌见伟于畴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