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甲
简单释义: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档??))。--《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甲jiǎ
⒈天干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乙、丙。〈引〉居首位,占第一~等。富~一方。桂林山水~天下。
⒉动物护身的硬壳,也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虫。龟~。指~。趾~。
⒊〈古〉军人打仗穿的护身服,用金属或皮革制成铠~。盔~。〈引〉披甲的士兵伏~将攻之。
⒋用金属制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装备装~车。
⒌旧时户口编制的一种,若干户为一~,若干~为一保,~设~长。
⒍
⒎
⒏
⒐
详细解释:甲 jia 部首 田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5甲
armour; first; nail; shell;
甲
jiá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甲
jiǎ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甲
jiǎ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甲板
jiǎbǎn
[deck of a ship] 舰船上分隔上下各层的板,多指最上面的一层
甲苯
jiǎběn
[toluene] 液态芳香烃c6h5ch3,与苯类似。主要用作溶剂,用作三硝基甲苯、各种染料、药物及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甲兵
jiǎbīng
(1)
[armour and weaponry;military equipment]∶铠甲和兵器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秦风·无衣》
甲兵顿弊。--宋·苏轼《教战守》
(2)
[soldier in armout]∶兵士或军队
抑王兴甲。--《孟子·梁惠王上》
甲虫
jiǎchóng
[beetle] 鞘翅目昆虫,有硬壳,如瓢虫、天牛、金龟子等
甲第
jiǎdì
(1)
[a mansion;a hall]∶豪门贵族的宅第
(2)
[top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an examination]∶科举考试第一等
用甲第为国相。--清·周容《芋老人传》
甲骨文
jiǎgǔwén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16th╠11th century b.c.] 殷朝和周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甲库
jiǎkù
(1)
[armoury;arsenal]∶储藏甲胄兵器仓库
得甲库。--《资治通鉴·唐纪》
(2)
[liberary]∶收藏文书档案的库房
甲壳
jiǎqiào
[carapace;crust] 动物身上的坚硬外壳,如乌龟、虾、蟹等
甲鱼
jiǎyú
[soft-shelled turtle] 鳖
甲胄
jiǎzhòu
[armor] 盔甲衣胄
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
甲胄之士
甲状腺
jiǎzhuàngxiàn
[thyroid gland] 在颈部前方两侧的内分泌腺,能产生含碘激素,对新陈代谢率有很大的影响
甲子
jiǎ-zǐ
(1)
[a cycle of sixty years]∶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years]∶岁月,年岁
甲
jiǎ ㄐㄧㄚˇ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郑码kib,u7532,gbkbcd7
笔画数5,部首田,笔顺编号25112
展开阅读
甲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印
简单释义: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
详细解释:印 yin 部首 卩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印
marking;signet;stamp;imprint;character;impress;
印
yìn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official seal]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seal]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明·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print]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score]。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印
yìn
(1)
盖章 [seal]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print]
板印书籍。--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渝(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渝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engrave]。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邮票] 印在[明信片,信封] 上 [impress]。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stamp]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友子
yìnbàzi
[seal of authority;official seal]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把友子握到我们手里
印本
yìnběn
[printed copy] 印刷后装订的书本
印鼻
yìnbí
[seal nose] 印钮的别称
印次
yìncì
[impression] 图书每一版印刷的累计次数
印地语
yìndìyǔ
[hindi] 北印度的一种书面语言
印度
yìndù
[india]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与中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接壤,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面积297.4万平方公里,人口7.3亿,首都新德里。古称天竺”
一白酋督印度卒。--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印度尼西亚
yìndùníxīyà
[indonesia] 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澳洲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1.41亿,首都雅加达。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天然橡胶占世界第二位
印度洋
yìndùyáng
[indian ocean] 地球上四大洋之一。位于亚洲、南极洲、非洲与澳洲之间,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大部在南半球。平均深度3897米,它是各大洋中最早的海运中心
印发
yìnfā
[print and distribute] 印刷发行
对每年像洪水似地印发的货币感到吃惊
印盒
yìnhé
[seal box] 装印章和印墨的盒子
印痕
yìnhén
[moulage] 留下的痕迹
印花
yìnhuā
(1)
[revenue stamp]∶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单据等上面,作为纳税凭证的特制印刷品
(2)
[stamp tax]∶印花税
(3)
[printing]∶印在纺织品、铁皮等上面的图案
这件旗袍的印花真别致
印迹
yìnjì
[print] 痕迹;踪迹
成长道路上留下的印迹
印记
yìnjì
(1)
[seal]∶公章;图章
州县官合用印记
(2)
[imprint]∶盖章的印迹
公章一按,留下了鲜红的印记
(3)
[print;track;mark]∶痕迹;标记
马在沙滩留下了印记
印鉴
yìnjiàn
[specimen seal impression ] 留供核对以防假冒的图章底样
印泥
yìnní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印谱
yìnpǔ
[collection of impressions of seals by famous seal engravers] 汇集古代印章或名家所刻印章图式的书
印绶
yìnshòu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印刷
yìnshuā
[printing] 把文字、图画等制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一板印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印刷体
yìnshuātǐ
[print hand;book letter] 相对于手写体”而言。用于机器印刷的文字书写形式。参看手写体”
印刷业
yìnshuāyè
[printing] 印刷工作者的技艺、实践或业务
印台
yìntái
[ink pad; stamp pad] 盖图章(主要是橡皮图章或木戳)所用的涂有印油的盒子,也叫打印台”
印堂
yìntáng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指额部两眉之间的部位
只有印堂间现了黑气。--《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印玺
yìnxǐ
[emperor"s seal] 印信,特指帝王的印
印象
yìnxiàng
(1)
[shadow]∶形体映在水或镜等中的影子
海中皆有印象
(2)
[impression]∶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
深刻的印象
印信
yìnxìn
[seal of power;official seal] 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印行
yìnxíng
[print and distrubute] 印刷并发行
印行单行本
印章
yìnzhāng
(1)
[stamp;seal]∶图章
(2)
[print]∶图章印出的的痕迹
印章亦凝不清
印证
yìnzhèng
(1)
[corroborate;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合
(2)
[verify]∶肯定或肯定事实,证明是真的
印制
yìnzhì
[print] 书刊的印刷制作
印子
yìnzi
(1)
[trace;mark]∶痕迹
(2)
[usury]∶印子钱
打印子
(3)
[seal]∶图章
打印子
印子钱
yìnziqián
[usury] 旧社会高利贷的一种,分期偿还,每还一期,在折子上盖印为证,简称印子”
放印子钱
印
yìn ㄧㄣ╝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
(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6)
姓。
郑码rhay,u5370,gbkd3a1
笔画数5,部首卩,笔顺编号35152
展开阅读
印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