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迎
简单释义:
迎
(形声。从辵。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又如迎霜(遇霜)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
迎yíng
⒈接,热情接待~接。~宾。欢~。喜~。
⒉向着,对着~面而来。~风而去。~头赶上。
⒊
迎yìng 1.往迎。常特指迎亲。
详细解释:迎 ying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迎
meet; greet; welcome; move towards;
迎
yíng
(1)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2)
同本义 [meet]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欢迎 [welcome;greet]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6)
迎合;逢迎 [pander to]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预测;推算 [forecast;calculate]。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
投降 [surrender;capitulate]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迎
yíng
(1)
面向着,正对着 [be directed at;face]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迎风
yíngfēng
(1)
[facing the wind]∶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down the wind]∶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迎合
yínghé
[ cater to;serve the purpose of;fawn up;meet] 逢迎,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
迎合低级趣味
迎火
yínghuǒ
[backfire] 为清除一块地方以阻挡前进的森林或草原大火而点的一种火
迎击
yíngjī
[repulse attacks]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进行攻击;迎面痛击之意
迎击歪风
迎接
yíngjiē
[move towards;meet face to face] 走向前接待
迎接客人
迎面
yíngmiàn
[head-on;in one"s face;directly] 对面;当面
迎面走过去同他们打招呼
迎亲
yíngqīn
[send a party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house] 旧俗结婚时男家用花轿鼓乐等到女家迎接新娘
那日已是近娶吉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曲曲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红楼梦》
迎娶
yíngqǔ
[send a party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house] 娶妻。男到女家接新娘
那日已是迎娶日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曲曲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红楼梦》
迎刃而解
yíngrèn érjiě
[problems can be readily solved as a bamboo is split all the way down once it has been chopped open] 只要用刀在竹子上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也比喻问题的顺利解决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晋书·杜预传》
迎头,迎头儿
yíngtóu,yíngtóur
[in one"s face;head-on;directly] 迎面;当头
迎头痛击
迎头赶上
yíngtóu-gǎnshàng
[try hard to catch up] 追上跑在最前面的人,并且超过他。比喻有进取心,敢为人先
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鲁迅《迎头经》
迎头痛击
yíngtóu-tòngjī
[repulse attacks] 意为当头给人以狠狠的打击
迎新
yíngxīn
(1)
[see the new year in]∶迎接新春
(2)
[welcome new arrivals]∶欢迎新来的人,特别是学校迎接新生入校
迎战
yíngzhàn
[meet an approaching enemy head-on] 迎敌作战
迎
yíng ㄧㄥˊ
(1)
接~接。欢~。~宾。~候。
(2)
面对着,冲着~面。~风(a.对着风;b.随风)。~刃而解(jiě)。
(3)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逢~。~合。
郑码wry,u8fce,gbkd3ad
笔画数7,部首辶,笔顺编号3552454
展开阅读
迎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初
简单释义: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详细解释:初 chu 部首 刀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初
at the beginning of; early; elementary; first; original;
初
chū
〈名〉
(1)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2)
同本义 [at the beginning;in the early part of]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nature]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5)
姓
初
chū
〈形〉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the first in order]。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2)
本,本来的 [original]。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初
chū
〈副〉
(1)
往昔;当初 [in former times,in the past;before]
初,郑武公娶于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just;only]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4)
全;本来就 [whole;all]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初
chū
前缀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初版
chūbǎn
(1)
[editio princeps]∶初次印刷的版本,尤指在印刷术流行前所印的流通的版本
(2)
[first edition]∶第一次以同样的字体在同一时候发行的书本
初步
chūbù
[initial] 属于或关于开始阶段的
初步成果
初步概算
初测
chūcè
[initial survey (measure,determine…)] 最初的测量或测试
初潮
chūcháo
[menophania] 女子经血初次来潮
初出茅庐
chūchū-máolú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sees;young and inexperienced]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初创
chūchuàng
[newly established] 刚刚创立
初创时期
初春
chūchūn
[the first month of spring] 开春头一个月,即阴历正月
初次
chūcì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
初等
chūděng
(1)
[elementary]∶浅显易懂的原理或技能;基础
初等函数
初等几何
(2)
[primary]∶最初步的等次
初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基础
初冬
chūdōng
[the first month of winter] 入冬的头一个月,即阴历十月
初度
chūdù
[birthday] 出生年时,后称人的生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楚辞·离骚》
初犯
chūfàn
[first offence;first crime,first mistake] 初次违犯;初次出错
故念初犯,不予追究
初犯,初犯者
chūfàn,chūfànzhě
[first offender] 初次犯罪的人
初伏
chūfú
(1)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2)
[the first day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初稿
chūgǎo
[first draft;the preliminary draft] 最初的草稿;也泛指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初会
chūhuì
[see sb. for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见面
我们是初会,彼此都有点儿拘束
初婚
chūhūn
[first marriage;be newly married] 人生第一次娶妻或嫁人。又指结婚之初
初级
chūjí
[primary;elementary;rudimentary] 最初阶段。为其他事物作准备的;属于某些继续过程或一系列事物的最初阶段的
初级班
初级神经
初级电压
初级小学
chūjí-xiǎoxué
[junior primary school] 儿童接受初步形式教育的一种学校,通常包括小学前三个年级,有时也包括幼儿园在内
初级中学
chūjí-zhōngxué
[junior middle school] 中国实施前一阶段中等教育的学校,简称初中
初见
chūjiàn
[see sb. for the first time]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初交
chūjiāo
[new acquaintance] 新近结交;刚开始打交道
初交就谈得很深
初来乍到
chūlái-zhàdào
[arrive a moment ago;come just now] 刚刚来到
初恋
chūliàn
(1)
[just fall in love] ∶初涉恋情;初次相恋
(2)
[first lover]∶第一位恋人
初露
chūlù
[peep;emerge just now] 刚刚显露
晨曦初露时
初露锋芒
chūlù-fēngmáng
[display one"s talent for the first time;begin to show one"s ability;flesh one"s sword] 刚露出才华和特长
初露头角
chūlù-tóujiǎo
[begin to show ability or talent] 比喻刚显露出才华
这次展出的作品,作者大多是初露头角的青年画家
初年
chūnián
[early years] 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
民国初年
初期
chūqī
[initial stage;early days] 开始后不久的一段时期
战争初期
文艺复兴初期
初秋
chūqiū
[the first month of autumn] 秋季的头一个月,即阴历七月
初赛
chūsài
[preliminary] 比赛中的第一轮或第一阶段的比赛
初审
chūshěn
[trial of first instance;the first trial] 初步审讯
初审案件
初生之犊
chūshēngzhīdú
[new-born calves are not afraid of tigers;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刚生下来不久的小牛。俗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缩语,比喻思想上没有旧框框,大胆无畏,敢作敢为的年青人
初始
chūshǐ
[initial] 起始的;开端的
初始速度
火箭初始轨道
初试
chūshì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为了取得更高学位的投考者的初次考试;初次试验;初次尝试
初试锋芒
初速
chūsù
[initial velocity] 物理学上指运动的物体在一个运动过程中开始时的速度
初夏
chūxià
[the first month of summer] 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
初小
chūxiǎo
[lower primary school] 低年级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
初选
chūxuǎn
[primary election] 指选出那些准备竞选公职的候选人的选举
初学
chūxué
[just begin to learn sth.] 刚刚接触某一学科或学习
初学乍练
这本书对初学的人很合适
初雪
chūxuě
[the first snow]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初旬
chūxún
[the first ten days of a month] 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初叶
chūyè
[early years of a century] 指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最初一段时间
初夜
chūyè
(1)
[beginning of the night]∶夜之初;初更
(2)
[the wedding night]∶新婚的第一夜
初战
chūzhàn
[initial battle;the first battle] 投入作战后的第一次战斗
初战不利
初中
chūzhōng
[junior middle school] 中学教育的第一至三年级阶段
初中生
chūzhōngshēng
(1)
[middler]
(2)
初级中学的学生
(3)
在某些私立学校中大体相当于初级中学的私立学校的学生
初衷
chūzhōng
[original intension] 最初的愿望和心意
虽然经过百般挫折,他也不改初衷
初
chū ㄔㄨˉ
(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好如~。
(3)
姓。
郑码wtyd,u521d,gbkb3f5
笔画数7,部首刀,笔顺编号4523453
展开阅读
初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柳
简单释义:
柳
(形声。从木,乯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
之火);柳
柳liǔ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韧,叶狭长,花雌雄异株。种子有白色绒毛,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旱~(河~)、杞~等。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细解释:柳 liu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9柳
willow;
柳
(1)
梡、栁
liǔ
(2)
(形声。从木,乯(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3)
同本义 [willow],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梡,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4)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之火);柳市(柳树成荫的街市);柳巷(植柳的里巷)
(5)
垂柳枝 [wicker]。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如柳带(柳条);柳黄(春柳嫩条);柳浪(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柳笼栲栳(柳条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柳线(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柳意(柳丝飘拂的情韵);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
(6)
比喻美女 [beauty]。多用以指歌姬、娼妓。如柳夭桃艳(形容女子貌美);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柳市花街(旧指妓院密集之处);柳巷花街(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柳阴子(方言。幼女);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7)
春天[spring]。如柳绿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柳绿桃红(形容美丽的春景);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柳风(春风);柳思(春心;情思)
(8)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ellations]。如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的第七宿中的第三星)
(9)
通瘤”。肿瘤 [tumor]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10)
姓
柳暗花明
liǔ àn-huāmíng
[dense willow trees and bright flowers-feel hopeful in predicament] 绿柳成荫,鲜花怒放。形容春天繁花似锦的美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柳编
liǔbiān
[wickerwork] 柳条编制手工工艺;也指该工艺的成品,如柳条帽、筐、篮等
柳罐
liǔguàn
[willow basket for drawing water] 用柳条编成的罐状器具
柳江
liǔ jiāng
[liujiang river]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为西江支流∮道弯曲,多浅滩。在石龙与红水河会合,长726公里,流域面积5.84万平方公里
柳眉
liǔméi
[eyebrows of a beautiful woman] 女子细长的眼眉
柳眉倒竖,二目圆瞪
柳眉踢竖
liǔméi-tīshù
(1)
[raise eyebrows in anger] 柳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形容女子耸眉怒目之状
只见那婆惜柳眉踢竖,星眼圆睁,说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还你。”--《水浒传》
(2)
亦作柳眉倒竖”
柳媚花明
liǔmèi-huāmíng
[wonderful spring scenery] 绿柳成荫,鲜花怒放。形容春天的美景
结此生欢娱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乐意同情。--明·朱育炖《神仙会》
柳陌花衢
liǔmò-huāqú
[brothel] 陌街道。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妓院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柳琴
liǔqín
[chinese plucked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一种乐器,有四根弦,外形像琵琶,但较小
柳青
liǔ qīng
[liu qin] (1916╠1978) 陕西省吴堡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创业史》、《铜墙铁壁》等
柳啼花怨
liǔtí-huāyuàn
[desolate] 形容凄凉的景象
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宋·卢祖皋《夜行船》
柳体
liǔtǐ
[calligraphy style of liu gong-quan of the tang dynasty] 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结构紧凑
柳条
liǔtiáo
[wicker;osier;willow branch]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柳条包
柳条包
liǔtiáobāo
[wicker trunk(or suitcase)] 用去皮柳枝编的箱包
柳条帽
liǔtiáomào
[wicker helmet] 用柳枝编的工地轻便安全帽
柳下惠
liǔxià huì
[liuxia hui] 即展禽。中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礼”著称。《孟子》中多次把他与伯夷并列,誉为儒家的模范
柳絮
liǔxù
[willow catkin] 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柳腰
liǔyāo
[soft waistline] 指女子纤柔的腰肢
柳叶吊梢眉
liǔyè diàoshāoméi
[arch eyebrows] 形容眉梢斜飞入鬓的样子
柳永
liǔ yǒng
[liu yong] (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朝崇安(现在福建省崇安县)人,著名词人
柳子戏
liǔzixì
[shandong opera] 以柳子为主要戏牌的鲁剧。分布于鲁西、豫东和苏北
柳宗元
liǔ zōngyuán
[liu zongyuan] (773╠819)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出身仕宦家庭。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任集贤殿正字、京兆府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他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死在柳州任上,年仅四十七岁。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哲学、政治、历史方面的论文,如《贞符》、《天对》、《天说》、《非国语》、《封建论》、《六逆论》、《时令论》等。柳宗元在永州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传记、寓言、山水游记、诗歌等。代表作品有《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等
柳
liǔ ㄌㄧㄡˇ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
(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3)
姓。
郑码frmy,u67f3,gbkc1f8
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5352
展开阅读
柳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