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颜
简单释义:
颜
(形声。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额头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面容,脸色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体面,容誉
颜yán
⒈额~赤。〈引〉面容,容貌~面⊥~悦色。笑逐~开。无~见人。
⒉色彩~色。~料。
详细解释:颜 yan 部首 页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5颜
colour; face;
颜
(1)
顔
yán
(2)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3)
印堂,两眉之间 [the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4)
额头 [front]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
(5)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6)
面容,脸色 [face;countenance]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7)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8)
体面,容誉 [dignity;prestige]。如颜汗(汗颜。惭愧的形像化说法);颜采(脸面上有光采);颜甲(指人脸皮厚如铁甲,不知羞耻);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9)
彩色 [color]。如颜泽(颜色光泽)
(10)
前端,前头 [first]。如颜行(先锋,在行伍的第一线)
(11)
姓
颜料
yánliào
[colour;dyestuff;pigment] 一种天然的或合成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它赋予其他物质以颜色
颜面
yánmiàn
(1)
[facial expression;countenance;face]∶面部;脸色
颜面擦伤
(2)
[prestige;face]∶名誉;体面;面子
颜面扫地
颜色
yánsè
(1)
[colour]∶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3)
[pigment;dyestuff] [口]∶指颜料或染料
(4)
[tincture]∶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good looks]∶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颜体
yántǐ
[yan zhenqing style,a calligrapher in tang dynasty] 唐代颜真卿所写的字体,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颜
(顔)
yán ㄧㄢˊ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郑码supg,u989c,gbkd1d5
笔画数15,部首页,笔顺编号414313333132534
展开阅读
颜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熙
简单释义:
煕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同本义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振兴;兴起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通嬉”。嬉戏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砧
熙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
熙xī
⒈光明~天曜日(曜明亮)。
⒉和乐众人~ ~。
⒊
熙yí 1.用于人名。
详细解释:熙 xi 部首 灬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熙
bright; prosperous; sunny;
熙
(1)
熈、煕
xī
(2)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3)
同本义 [dry in the sun]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4)
振兴;兴起 [develop vigorously;cause to prosper]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5)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6)
通嬉”。嬉戏 [play]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7)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砧
熙
xī
(1)
光明、明亮 [bright]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2)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3)
兴盛 [prosperous]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4)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5)
和悦 [kindly;amiable]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6)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7)
通禧”。幸福;吉祥 [happy;lucky;auspicious]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茅盾《子夜》
(8)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9)
和暖;暖和[warm]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10)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熙春
xīchūn
(1)
[warm spring]∶明媚的春天
(2)
[hyson]∶同熙春茶”
熙和
xīhé
(1)
[be happy and on good terms] 和睦欢乐
(2)
[warm]∶暖和
熙和的天气
熙来攘往
xīlái-rǎngwǎng
(1)
[abustle]∶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
人群熙来攘往的百货商店
(2)
[swarm]∶形容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群熙来攘往的王府井
熙攘
xīrǎng
[boisterous] 因人多而喧闹拥挤
熙攘的街道
熙熙
xīxī
(1)
[comfort;ease;merry]∶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bustling]∶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李朝威《柳毅传》
熙熙攘攘
xīxī-rǎngrǎng
[boisterous;bustling;bustle with activity] 指路上行人多,喧闹杂乱
熙熙攘攘的人群
熙
xī ㄒㄧˉ
(1)
光明。
(2)
兴起,兴盛。
(3)
和乐~怡。~笑。
(4)
古同禧”,福,吉祥。
(5)
古同嬉”,嬉戏。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郑码hyuo,u7199,gbkcef5
笔画数14,部首灬,笔顺编号12251255154444
展开阅读
熙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