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代·杜甫《春望》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唐代·李商隐《韩碑》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春秋·佚名《终风》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春秋·佚名《破斧》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先秦·None《渔父》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先秦·屈原《离骚》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要破帽多添华发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把破帽、年年拈出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阅尽银河风浪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宋代·谢克家《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
魏晋·左思《三都赋》
比沧浪而可濯,方步朓而有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悠悠旆旌者,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颠覆巢居,剖破窟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吾子之所传,孟浪之遗言,略举其梗概,而未得其要妙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