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布
简单释义:
布〈名〉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
详细解释:布 bu 部首 巾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5布
cloth;fabric;
布
bù
〈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hemp cloth]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cloth]
足缠白布。--明·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coin]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布
(1)
佈
bù
(2)
铺开 [be fully underway;spread]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3)
引申为散开,分布 [disperse;scatter;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5)
布列 [distribute and display]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6)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7)
布施;施行 [carry out]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8)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9)
公布,颁布 [promulgate]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10)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1)
伸开 [stretch]。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2)
传布 [disseminate]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3)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4)
陈述 [state]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5)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6)
布置,安排 [arrange]。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布帛
bùbó
[cloth and silk textiles] 棉纺品和丝、麻织品的总称
布帛菽粟
bùbó-shūsù
[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菽豆类总称。粟谷子。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
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知德者尤尊崇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布菜
bùcài
[distribute food among the guests] 把菜肴分给座上的客人
布达拉宫
bùdálā gōng
[the potala palace]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山上,传说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所建的宫殿,后世不断修筑,成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佩斯
bùdápèisī
[budapest] 匈牙利首都和多瑙河中游的重要港市,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209万(1978)
布道
bùdào
[preach the gospel] 指基督教传教
布丁
bùdīng
[pudding] 一种煮熟或烤熟的不甜的软质食品,通常以一种禾谷为基础,其结构似牛奶蛋糊,可当一道主菜或副菜
布防
bùfáng
[station troops on garrison duty;organize a defence] 布署防卫
交战双方都在加紧布防
布告
bùgào
(1)
[notice;bulletin]∶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在报纸上登载一个布告
(2)
[announcement]∶正式声明
学院关于暑期课程的布告
(3)
[publish]∶当众宣布
布告周知
布谷
bùgǔ
[cuckoo] 杜鹃(鸟名)
布褐
bùhè
(1)
[coarse clothes]∶粗布衣服
(2)
[commoners]∶借指平民
布景
bùjǐng
(1)
[setting]∶舞台或摄影场上所布置的景物
(2)
[composition of painting]∶绘画时按画幅大小在画面上安排景物
布局
bùjú
(1)
[distribution;layout] 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新市区的布局
(2)
[composition of a picture,essay,etc.]∶[绘画、文学作品的] 设计。文学上为了戏剧效果而引入的方法或人为状态(如超自然的力重)
(3)
[position of pieces on a chessboard]∶指棋子分布的态势
布拉柴维尔
bùlācháiwéiěr
[brazzaville] 刚果首都。在刚果河北岸,与扎伊尔首都金沙萨隔河相望
布拉格
bùlāgé
[prague] 捷克首都。跨拉贝河支流伏尔塔瓦河两岸,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18 万(1976)
布拉吉
bùlāji
[a woman"s dress] 连衣裙
布囊其口
bùnángqíkǒu
[cover one"s mouth with cloth] 用布蒙住他的口。囊,口袋。这里用作动词;堵住
布雷
bùléi
[mine;lay mines] 布置水雷或地雷
布鲁塞尔
bùlǔsài ěr
[brussels] 比利时王国首都。人口133万(1990)
布匹
bùpǐ
[cloth;piece goods] 布(总称)
布琼布拉
bùqióngbùlā
[bujumbura] 布隆迪首都。人口20万
布哨
bùshào
[sentinel] 派给哨兵
布设
bùshè
[lay] 分散设置;布置
布设地雷
布设声纳
布设圈套
布施
bùshī
[alms giving] 将金钱、实物布散施舍给别人
依例布施
布头,布头儿
bùtóu,bùtóur
(1)
[odd bits of cloth;leftover of a bolt of cloth]
(2)
成匹的布上剪剩下来的不成整料的部分(多在五六尺以内)
(3)
剪裁后剩下的零碎布块儿
布线
bùxiàn
[wiring] 电器线路连接导线的布置
布线图
布洋娃娃
bùyángwáwá
[rag doll] 用碎布,通常是用彩色花布做的玩具娃娃
布衣
bùyī
(1)
[clothes made of cloth]∶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昻。--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布衣韦带
bùyī-wéidài
[scholars] 韦熟牛皮。布做的衣服,韦皮做的带子,古代未仕或隐居在野者的粗陋服装。借指贫贱之士
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汉书·贾山传》
布衣之交
bùyīzhījiāo
(1)
[friends in days of simple living]∶贫贱之交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association between official and scholar]∶指显贵与无官职者的交往
寡人闻君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交。--《东周列国志》
布宜诺斯艾利斯
bùyínuòsī àilìsī
[buenos aires] 阿根廷共和国首都,政治、文化、工商中心和主要港口,人口290万(1990),连郊区1138万(1990)
布阵
bùzhèn
[rank;array;array troops for battle] 排列阵势
布置
bùzhì
(1)
[fix up;arrange]∶陈设
布置展品
(2)
[make arrangements for;assign]∶根据某种需要对场所、活动、人员等做出安排
布置一周的业务学习和文体活动
(3)
[furnish]∶给住所配置家具或器具
布置一个房间
布子
bùzǐ
(1)
[paper with silkworm eggs]
方
(2)
蚕纸
布
bù ㄅㄨ╝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5)
流传,散播~道。~施。
(6)
做出安排~置。~景。~局。
(7)
姓。
郑码gdli,u5e03,gbkb2bc
笔画数5,部首巾,笔顺编号13252
展开阅读
布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林
简单释义:
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
林lín
⒈成片的树木或竹子等树~。竹~。森~。防护~。封山育~。
⒉指林业农~牧副渔。
⒊〈喻〉林立的、众多的,在一起的人或事石~。碑~。儒~。著作之~。
⒋
详细解释:林 lin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林
circles;forest;woods;lin;
林
lín
〈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forest;grove;woods]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secluded place]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circle]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surbur]。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forestry]。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林
lín
〈形〉
(1)
众多的样子 [various]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林薄
línbó
[wild jungle] 草木生长茂密之处
林逋
lín bū
[lin bu] (967╠1028),字君复,钱塘(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诗人。他一生未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诗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今传唱的名句
林产
línchǎn
[forest products] 林业产物,如木材,森林中的植物、动物等
林产品
línchǎnpǐn
[forest product] 指森林生产的一切商品材料,如树木产品和饲料等
林场
línchǎng
[tree farm; forestry station(centre)] 在保护自然森林和人工造林的系统计划下,以一种保证连续商品木材生产的方式进行经营的森林土地的地区
林丛
líncóng
[woods] 林木丛生之处
林丛无垠
林带
líndài
[forest belt] 为了防风防沙等而培植的带状树林
林地
líndì
[woodland; timberland; forest land] 为木本植物群落覆盖的土地
林霏开
línfēi kāi
[the fog are dispelled in the forest] 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林冠
línguàn
[crown canopy(cover)] 森林中树木的上部枝叶相互连接成一大片
林海
línhǎi
[immense forest; vast stretch of forest] 一望无际的森林
林壑
línhè
[rocks and trees] 树林和山谷
林觉民
lín juémín
[lin juemin] (1887╠1911)字意洞,福建省闽侯县(现在福州市)人,是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林
línlín
[various;in great numbers] 密集;极多
林林之帆
林林总总
línlín-zǒngzǒng
[numerous] 形容多得成群
林莽
línmǎng
[wild jungle] 大片草木茂盛的地方
林莽地带
为深谷林莽所蔽。--宋·沈括《梦溪笔谈》
林木
línmù
(1)
[forest tree]∶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forest;grove;woods]∶树林
林木葱郁
林农
línnóng
[forest worker; forester;forestry farmer] 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林区
línqū
[forest region (zone)] 森林地带
林涛
líntāo
[(of a forest,stirred by winds) sound like that made by billows] 森林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林网
línwǎng
[forest network] 指纵横交错,像网一样的林带
林务员
línwùyuán
[forester] 一个监督森林土地或森林公园的发展、保护和管理的人
林下
línxià
[retirement]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林业
línyè
[forestry] 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林荫道
línyīndào
[avenue;boulevard] 指两边栽有高大茂密树木的通路
白杨林荫道
林语堂
lín yǔtáng
[lin yutang] (1895╠1976) 福建龙溪人,作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文科主任,《语丝》撰稿人之一。三十年代,他在上海主编《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以自由主义者的姿态,提倡性灵”、幽默”
林缘
línyuán
(1)
[forest edge]∶在森林和草地或灌木群落之间的交错群落,通常由人类的活动保持或使其扩大
(2)
[woodside]∶树林的边缘或一个毗连树林的农村
林苑
línyuàn
[imperial hunting ground] 古时专供统治者打猎游乐的园林
林子
línzi
(1)
[口]
(2)
[forest;grove;woods]∶一片生长着树林的地方
(3)
[grove]∶小竹木林
林
lín ㄌㄧㄣˊ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
姓。
郑码ffvv,u6797,gbkc1d6
笔画数8,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4
展开阅读
林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