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放
简单释义:
放〈动〉
(形声。从攴,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髈兜于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
放 fàng
⒈解脱约束,获得自由解~。释~。~松。~手。〈引〉
①散,耍~学回家。~暑假。~工休假。
②赶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动、觅食~牛儿。~羊子。~鸭。~鸽子。
⒉任意,不拘束~任自流。大~厥词。~荡不羁。
⒊发出,发射,点燃~电。~炮。~焰火。~火烧荒。
⒋借钱财给人,收取利息~债。
⒌扩大,扩展~大一寸。~宽一尺。~眼世界。〈引〉花开百花齐~。江南红梅已~春。
⒍搁。置安~。存~。~在床上。
⒎
【放心】消除忧虑和牵挂。
⒏
【放晴】阴雨之后转晴。
⒐
【放弃】丢掉,不再保留。
⒑
【外放】旧时指京官调任出京任职。
⒒
【流放】
【放逐】旧时将人驱逐到边远地区。
⒓
【放哨】站岗、警戒或巡逻。
放fǎng 1.仿效;模拟。 2.依据。 3.仿佛,类似。 4.至,到。 5.姓。《书.尧典》有放齐。
放fāng 1.并船。两船并列。 2.背逆,违背。 3.副词。正;当。
详细解释:放 fang 部首 攵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放
expand;give out;put;set;set free;discharge;
搁;置;
捉;拿;
放
fàng
〈动〉
(1)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
同本义 [banish]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髈兜于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5)
舍弃;废置 [abandon]
放,弃也。--《小尔雅》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7)
解除约束;释放 [free;release]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马中锡《中山狼传》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9)
免去;免除 [exempt from]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11)
放纵,恣纵 [let oneself go;indulge]
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
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
(13)
做;干 [do]。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
(14)
发放 [provide;grant]
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
(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
(16)
搁置;放下 [put;place;dispose of]
放,置也。--《广雅》
无放饭。--《礼记·曲礼》
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
(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appoint]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
(20)
从[家畜]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 [unpen]
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柳宗元《三戒》
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behave]。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23)
放映,放送 [show film]。如放电影;放幻灯片
(24)
扩展,加大 [let out;expand]。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
(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leave alone]。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
(26)
搁进去,加进去 [put in;add]。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
(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readjust one"s speed,attitude,etc.]。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
(28)
开放 [blossom;open]。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
(29)
舒展 [lift]。如放眉;放体
(30)
通方”。并船 [side by side with ships]
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
(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32)
发射;放射;发出 [emit;disharge]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34)
点燃 [fire] 如放爆竹;放焰火
(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stop] 如放寒假;放学
(36)
通妨”(fáng)。阻碍 [block;obstruct]
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
(37)
通仿”(fǎng)
(38)
模拟 [simulate;imitate]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
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
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
(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40)
相似 [similar;resemble]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
放
fàng
〈副〉
通方”。正当 [just the time for;just when]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放暗箭
fàng ànjiàn
[stab in the back;make an underhand attack] 从背后袭击
放达
fàngdá
[presumptuous] 放肆,不拘礼法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世说新语·任诞》
放大
fàngdà
[enlarge;magnify;amplify] 使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
放大照片
放贷
fàngdài
[make loans] 发放贷款
放胆
fàngdǎn
[act boldly and confidently] 放心大胆
放胆说,别怕错
放诞
fàngdàn
[unbriddled;wanton] 放纵
少好文学,放诞任气。--《南史·檀超传》
放荡
fàngdàng
(1)
[dissolute;dissipated;debauch;indulge in]∶任意妄为,淫乐放纵
(2)
[unconventional]∶行为不加检点
放荡不羁
放刁
fàngdiāo
[make difficulties for sb.; act in a rascally manner] 即耍无赖。以诈伪或暴露恶性来欺负人
放毒
fàngdú
(1)
[poison]∶投放毒物或施放毒气
次日在较低的田里放毒
(2)
[reactionary;spread poisonous ideas;make vicious remarks]∶比喻发表有害言论
放飞
fàngfēi
(1)
[allow a plane to take off]∶允许飞机起飞
(2)
[fly birds]∶放走飞鸟
放风
fàngfēng
(1)
[let in fresh air]∶使空气流通
(2)
[let prisoners out for exercise or to relieve themselves]∶监狱里定时让犯人到院子里散步或上厕所叫放风
(3)
[leak certain information;spread news]∶向人透露或散布消息
放高利贷
fàng gāolìdài
[loan-sharking;practise usury] 以获取高利息为目的而借钱给别人
放告
fànggào
[official notice] 旧州县衙门定期挂牌准予告状的做法
放歌
fànggē
[sing loudly] 放声歌唱
放歌一曲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放工
fànggōng
[(of workers)knock off] 收工;下班
放虎归山
fànghǔ-guīshān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比喻放走敌人,自留祸根
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放虎归山?--清·钱彩《说岳全传》
放火
fànghuǒ
(1)
[set fire to]∶引火焚烧房屋等
(2)
[create disturbances]∶比喻煽动或发动骚乱事件
放假
fàngjià
[have a holiday or vacation] 停止学习或工作,休息,度过假日
放箭
fàngjiàn
[release;shoot an arrow] 用弓射箭时握住及放松箭的方式;射箭
放空炮
fàng kōngpào
(1)
[fire blank shots]∶发射出去的炮弹未击中目标
(2)
[talk big;spout hot air]∶比喻说话未达到目标
放空气
fàng kōngqì
[circulate report;create an impression] 比喻有意制造某种气氛或散布某种消息(贬义)
放宽
fàngkuān
(1)
[ease]∶放松限制(如市场的)
放宽赊欠的限制有助于促使购买
(2)
[loosen;relax]∶使标准、限制等由严变宽
放款
fàngkuǎn
[make loans] 银行或信用社把钱借给用户而收取利息
放赖
fànglài
[make a scene] [方]∶使用无赖手法,耍赖
放赖讹人
放冷箭
fàng lěngjiàn
[stab(sb.) in the back;snipe(at sb.)] 原指乘人不备,放箭射人。现比喻暗中伤人
放量
fàngliàng
[to the limit of one"s capacity (in eating or drinking)] 不加约束,尽量[吃、喝]
放疗
fàngliáo
[teletherapy;radiotherapy;radiotherapeutic;actinotherapy] 利用放射线治疗
放马后炮
fàng mǎhòupào
[start firing after the enemy has gone] 指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
放慢
fàngmàn
(1)
[slow down]∶使速度或速率由快变慢
放慢步子
(2)
[drag]∶由拖延或似乎拖延而慢下来
歌唱家继续放慢他的速度
放牧
fàngmù
(1)
[graze]∶把牲畜赶到草地上去吃草、活动
我们过去常在晚春牧草茂盛的高原放牧
(2)
[pasture]∶放牲口出去吃草
在潜江的五一农场放牧
放排
fàngpái
[raft] 运竹子、木材的一种方法把它们扎成排筏从水路运走
放炮
fàngpào
(1)
[fire a gun]∶发射炮弹
(2)
[blowout]∶车胎爆裂
(3)
[blasting]∶炸开
(4)
[shoot off one"s mouth]∶攻击
不了解情况,瞎放炮
放屁
fàngpì
[break wind;fart;talk nonsense] 从肛门排出肠道气体,比喻胡说八道
放泼
fàngpō
[be unreasonable and make a scene] [方]∶撒泼;耍赖
放弃
fàngqì
[abandon;give up] 丢掉;不坚持
他继承了财产又放弃了
放青
fàngqīng
[put cattle out to graze] 把牲畜赶到野外吃草
放晴
fàngqíng
[clear up (after rain)] 阴雨后天气转晴
雨后,天很快就放晴了
放权
fàngquán
[transfer power to a lower level] 下放权力
政府机构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放任
fàngrèn
(1)
[let alone]∶不加约束,听其自然
放任自流
(2)
[not interfere]∶不干涉
放任政策
放任自流
fàngrèn-zìliú
[let things drift] 放任放纵,听凭。听凭其自然发展,不过问,不干预
他们的业余学习,已经无人组织,放任自流了
放哨
fàngshào
[be on sentry duty;stand guard] 在哨位上警戒或巡逻
放射
fàngshè
[radiate;emit] 由一点向四外射出(如臭气,光,热,气体或带电粒子)
伽马射线可持续放射若干年
放射线
fàngshèxiàn
[radioactive ray] 不稳定元素衰变时,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有穿透性的粒子束,分甲种射线、乙种射线、丙种射线,其中丙种射线贯穿力最强
放射性
fàngshèxìng
[radioactivity] 某些元素通过原子核衰变自发地放出α或β射线(有时还放出γ射线)的性质
放生
fàngshēng
(1)
[free captive animals;set the animals free]∶把捉住的野生动物放掉
(2)
[(of buddhists) buy captive fish or birds and set them free]∶特指信佛的人为发善心、积阴德而把别人捉住的活鸟、活鱼等买来放掉
放声
fàngshēng
[in a loud voice] 放大嗓门尽量出声
放声高歌
放声狂笑
放手
fàngshǒu
(1)
[let go]∶停止掌管,转交别人
我要他交给小张去办,他就是不放手
(2)
[have a free hand]
(3)
松开手;撒手
死不放手
(4)
指打消顾虑,解除不必要的约束
既要谨慎,又要大胆放手
放肆
fàngsì
(1)
[unbridled;wanton;blatant;dissolute;intemperate]∶任意作为,不加拘束
异想天开的指控和放肆的侮辱
(2)
[presumptuous]∶[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胆敢如此放肆
放松
fàngsōng
[relax;slacken;loosen] 控制或注意力由紧变松而松驰,松懈或轻松
一天劳累后应该放松一下
放汤
fàngtāng
[fail to create suspense intended with an abrupt break in a story] 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放下
fàngxià
(1)
[put down;lay down]∶放在一边或放弃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2)
[pull down]∶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放下百叶窗
放下包袱
fàngxià bāofu
[drop a load on one"s mind] 即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你不放下包袱,这病怎能养得好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xià túdāo,lìdì chéng fó
[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one gives up evil] 原为佛教禅宗劝人修行的话,后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儿女英雄传》
放心
fàngxīn
(1)
[be at ease]∶心绪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您放心,我会照顾他的
(2)
[feel relieved;feel save;rest assured]∶指没有焦虑或无危险之虞
只在亲密朋友当中才感到放心
放行
fàngxíng
(1)
[let sb. pass]∶指岗哨、关卡准许通过
(2)
[let-off]∶放过不予惩罚
放学
fàngxué
[classes are over] 学校里结束半天的课程后,放学生回家
等着学校放学
放血
fàngxuè
[bleed;bloodletting] 将血液由血管中抽出或流出
放烟幕弹
fàng yānmùdàn
[spread a smoke screen] 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放眼
fàngyǎn
[take a broad view] 极目远望
放眼未来
放焰口
fàng yànkǒu
[give food to starving ghosts] 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和尚向口吐 火焰的饿鬼施食,以使亡灵不受伤害
放养
fàngyǎng
[breed;plant] 把某些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放到某一特定地方使其繁殖
在海湾里放养蛤子
放映
fàngyìng
[project;show] 利用强光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像投影到某一平面上
放映电影
放债
fàngzhài
[give credit;make a loan;lend money for interest] 借钱给人以收取利息
放置
fàngzhì
[lay up;lay aside] 安放
放置不用
把茶杯放置到碗柜里
放之四海而皆准
fàng zhī sìhǎi ér jiē zhǔn
[be everywhere(universally) applicable] 四海,指全国各处,后也指世界各处。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错
放逐
fàngzhú
[banish;exile;deport;be sent into exile]∶古时候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方
这位大臣在被放逐之后,活得比他的大仇敌还长
放恣
fàngzī
[indulge] 放纵任性
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滕文公》
放纵
fàngzòng
[indulge;connive at;give loose rein to;give full swing to;leave alone] 放任纵容
你太放纵自己了
放纵
fàngzòng
[self-indulgent; undisciplined] 任性而为;不受约束
放纵的行为
放走
fàngzǒu
[let go;let sb. get off;make sb. free;let out] 免除进一步的责任而放行
那个坏脾气的老家伙找到新替罪羊后放走了我
放
fàng ㄈㄤ╝
(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释~。
(2)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4)
驱逐到远方去~逐。~黜。流~。
(5)
到基层去~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6)
发出~电。~毒。~光。发~。
(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债。~贷。
(8)
扩展~大。~宽。
(9)
花开百花齐~。心花怒~。
(10)
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
(11)
至~乎四海。摩顶~踵。
郑码symo,u653e,gbkb7c5
笔画数8,部首攵,笔顺编号41533134
展开阅读
放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南
简单释义:
南无 na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án方向,跟"北"相对。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面。东~风。坐北朝~。
南nā 1.见"南无"。
详细解释:南 nan、na 部首 十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9南
south;
北;
南2
ná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北”相对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south]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baron]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nan]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南
nán
〈动〉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move toward south]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荣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南
nán
〈副〉
(1)
向南 [toward south]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另见nā
南半球
nánbànqiú
[southern hemisphere] 赤道圈将地球面分成两个半球中的南边一半
南北
nán-běi
(1)
[north and south]∶北方和南方
(2)
[from north to south]∶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南边
nánbiɑn
(1)
[south]
(2)
南面 b [口]∶南方
南部
nánbù
[southern part]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靠南边的那部分土地
广州位于广东省南部
南朝
náncháo
[southern dynasties]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南朝四百八十寺。--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南方
nánfāng
[south]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南风
nánfēng
[souther;south wind] 从南边吹来的风
南宫
nángōng
[surname] 复姓
南瓜
nánguā
[pumpkin;cushaw] 一年生草本爬蔓植物,茎的横断面呈五角形,叶子心脏形,开黄色喇叭形花,果实圆形或梨形,嫩时绿色,成熟时赤褐色
南冠
nánguān
(1)
[captive] 俘虏的代称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杜预注南冠,楚冠也。”
(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南郭处士
nánguō chǔshì
[south-city retired scholar] 假托的人名。郭,外城墙,南郭,即指南城。处士,有品德有才学而没有作官的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南国
nánguó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the south] 祖国的南部
南海
nán hǎi
[south china sea] 亚洲东部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广东、广西之南和马来群岛之间,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海域,海底大陆架藏有石油资源。南岛、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岛屿在此海内
南海
nánhǎi
(1)
[nanhai]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南货
nánhuò
[delicacies from south china(such as dried bamboo shoots,etc.)] 南方的特产
南极
nánjí
(1)
[south pole]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指磁铁]∶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南极潇湘
nánjí-xiāoxiāng
[southward to the xiaojiang river and the xiangjiang river]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柯一梦
nánkē-yīmèng
[nanke dream(from the story of a man who dreamed that he became governor of nanke in the kingdom of the ants);illusory joy;fond dream] 唐代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享受富贵荣华,醒来后发现乃一场大梦,大槐安国原来是大槐树下蚁穴◇用此典故比喻梦幻境界的事
南岭
nán lǐng
[nanling mountains] 广西、广东北部、湖南、江西南部的山系的总称,又称五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山间隘口为南北交通要道。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为世界上最集中的钨矿产地
南美洲
nánměizhōu
[south america] 美洲大陆的南部
南门
nánmén
(1)
[south entrance]
(2)
朝南的城门
烧其南门。--《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唐长安大集市的南门
市南门外泥中歇。--唐·白居易《卖炭翁》
南面
nánmiàn
[face south;empery]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南亩
nánmǔ
[field]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 汉·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杜牧《阿房宫赋》
南腔北调
nánqiāng-běidiào
[(speak with)a mixed accent] 指夹带有地方口音的语言
南沙群岛
nánshā qúndǎo
[the nansha islands]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鸿麻岛、费信岛、马欢岛、阳明礁、百安滩、礼乐滩、海马滩等,以太平岛为最大(面积0.5平方公里)。向为广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的场所。富热带资源,产海藻、海绵、海参、墨鱼、玳柰鸟粪等
南唐
nántáng
[the nontang dy nasty]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biàn)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传至李煜(yù ),公元975年为宋所灭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南山
nán shān
[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南温带
nánwēndài
[the south temperate zone] 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温带
南亚
nányà
[south asia] 亚洲南部地区
南亚次大陆
南亚次大陆
nányà cìdàlù
[south asia subcontinent] 也叫油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面积约 410 万平方公里。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北为高山区域,中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为德干高原。人口近 8 亿,使用 200 余种语言。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南阳
nányáng
[nanyang]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南阳西鄂
nányáng xī è
[nanyang xie] 南阳,郡名,西鄂,县名,今河南南召县南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后汉书·张衡传》
南洋
nányáng
[an old name for the malay archipelago,the malay peninsula and indonesia or for southeast asia] 指南洋群岛一带的地方
南夷
nányí
[yi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 of ancient china] 指屈原流放所经之地,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所以称为南夷
哀南夷之莫我知兮。--《楚辞·屈原·涉江》
南辕北辙
nányuán-běizhé
(1)
[try to go south by driving the chariot north-act in a way that defeats one"s purpose]∶与事实相反,背道而驰
使南辕北辙,无苦征途。--《福惠全书》
(2)
[poles apart,poles asunder]∶截然相反
南针
nánzhēn
(1)
[compass]∶指南针
(2)
[guide(to action)]∶喻指导人们正确发展的证据
南1
nā
另见nán
南无
nāmó
[梵namas] 佛学用语又作南牟。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常用来加在佛名、菩萨名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一种尊敬
南1
nán ㄋㄢˊ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2)
姓。
郑码edld,u5357,gbkc4cf
笔画数9,部首十,笔顺编号122543112
south;
北;
南2
nā ㄋㄚˉ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郑码edld,u5357,gbkc4cf
笔画数9,部首十,笔顺编号122543112
展开阅读
南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