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先秦·屈原《远游》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先秦·屈原《远游》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先秦·屈原《天问》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先秦·屈原《天问》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先秦·屈原《天问》
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先秦·屈原《九歌》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先秦·屈原《离骚》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先秦·屈原《九章》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先秦·屈原《招魂》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先秦·屈原《招魂》
鸿鹄代游,曼骕驦只
先秦·屈原《大招》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两汉·东方朔《七谏》
管束缚兮桎梏,百贸易兮传卖
两汉·王逸《九思》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唐代·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唐代·杜甫《佳人》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唐代·李商隐《韩碑》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唐代·韩愈《石鼓歌》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唐代·王维《桃源行》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唐代·杜甫《哀王孙》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欲将遗恨倩谁传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别赋》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毗代作桢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广成之传无以畴,街之邸不能及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古先帝代,曾览八纮之洪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吾子之所传,孟浪之遗言,略举其梗概,而未得其要妙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