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春秋·佚名《采薇》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春秋·佚名《公刘》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先秦·屈原《卜居》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先秦·屈原《远游》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先秦·屈原《天问》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先秦·屈原《天问》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先秦·屈原《天问》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先秦·宋玉《九辩》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先秦·宋玉《九辩》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
先秦·宋玉《九辩》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先秦·宋玉《九辩》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先秦·屈原《离骚》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先秦·屈原《九章》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先秦·屈原《九章》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先秦·屈原《招魂》
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
先秦·屈原《招魂》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先秦·庄忌《哀时命》
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先秦·庄忌《哀时命》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两汉·东方朔《七谏》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两汉·王逸《九思》
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不愤不启,不非不发,举壹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唐代·李商隐《韩碑》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唐代·杜甫《古柏行》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唐代·李白《蜀道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相思无路通
宋代·袁正真《长相思·南高峰》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魏晋·曹植《洛神赋》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月赋》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西辟延秋,东启长春
魏晋·左思《三都赋》
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财以工化,贿以商通
魏晋·左思《三都赋》
硕画精通,目无匪制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观所恒,通其变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径路绝,风云通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魏晋·左思《三都赋》
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两汉·枚乘《七发》
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两汉·班固《幽通赋》
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两汉·班固《幽通赋》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
两汉·班固《幽通赋》
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两汉·班昭《东征赋》
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曾子《第六章》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子思《第六章》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