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先秦·屈原《招魂》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先秦·屈原《大招》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先秦·庄忌《哀时命》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两汉·东方朔《七谏》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
两汉·王褒《九怀》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两汉·王逸《九思》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两汉·刘向《九叹》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两汉·刘向《九叹》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西周·姬昌《渐卦》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西周·姬昌《渐卦》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唐代·李商隐《风雨》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唐代·杜甫《别房太尉墓》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唐代·韩愈《石鼓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唐代·韩愈《石鼓歌》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唐代·王维《老将行》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唐代·王维《老将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断鸿声远长天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飞鸿过也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带斜阳、一片征鸿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典故出处】《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南北朝·江淹《别赋》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乌贼拥剑,鼊鲭鳄
魏晋·左思《三都赋》
鸟则鹍鸡鸀鳿,鹴鹄鹭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危冠而出,竦剑而趋
魏晋·左思《三都赋》
睚眦则挺剑,喑呜则弯弓
魏晋·左思《三都赋》
缘以剑阁,阻以石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中则有鸿俦鹄侣,振鹭鹈鹕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