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春秋·佚名《河广》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春秋·佚名《大车》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春秋·佚名《缁衣》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春秋·佚名《萚兮》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春秋·佚名《郑风·扬之水》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春秋·佚名《丰》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春秋·佚名《鸡鸣》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春秋·佚名《陟岵》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春秋·佚名《葛生》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春秋·佚名《防有鹊巢》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春秋·佚名《祈父》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春秋·佚名《巧言》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春秋·佚名《小雅·谷风》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春秋·佚名《四月》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春秋·佚名《采菽》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春秋·佚名《采绿》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春秋·佚名《雝》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春秋·佚名《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先秦·屈原《远游》
薄暮雷电,归何忧
先秦·屈原《天问》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先秦·屈原《天问》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先秦·屈原《离骚》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先秦·屈原《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先秦·屈原《离骚》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先秦·屈原《离骚》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先秦·屈原《离骚》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先秦·屈原《九章》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先秦·屈原《九章》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先秦·屈原《招魂》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先秦·屈原《招魂》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先秦·庄忌《哀时命》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两汉·东方朔《七谏》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两汉·东方朔《七谏》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两汉·东方朔《七谏》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两汉·东方朔《七谏》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两汉·王逸《九思》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两汉·王逸《九思》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两汉·刘向《九叹》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壹以贯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唐代·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唐代·杜牧《金谷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唐代·韦庄《章台夜思》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唐代·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唐代·李商隐《隋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唐代·杜甫《登楼》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唐代·杜甫《野望》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日暮乡关何处是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唐代·王维《西施咏》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代·杜甫《佳人》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其间旦暮闻何物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唐代·王维《桃源行》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代·李白《将进酒》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秋已暮、红稀香少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宋代·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雨残稍觉江天暮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日暮沧波起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见也如何暮
宋代·石孝友《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断鸿声远长天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江头日暮痛饮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寂寞朝朝暮暮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朝落暮开空自许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宋代·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樽罍饮散长亭暮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予乐而如其言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南北朝·江淹《别赋》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两汉·贾谊《鵩鸟赋》
”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
两汉·贾谊《鵩鸟赋》
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子何疑于予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雪赋》
岁将暮,时既昏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
两汉·枚乘《七发》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先秦·宋玉《高唐赋》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三省吾身,谓予无諐
两汉·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
唐代·韩愈《送穷文》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天下知子,谁过于予
唐代·韩愈《送穷文》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尔何曾比予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予何为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当在薛也,予有戒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改诸,则必反予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非予觉之,而谁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