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锦
简单释义:
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详细解释:锦 ji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锦
bright and beautiful; brocade;
锦
(1)
錦
jǐn
〈名〉
(2)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3)
同本义 [brocade]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4)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5)
古指锦袍 [brocade gown]。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6)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your]。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锦
(1)
錦
jǐn
〈形〉
(2)
比喻鲜艳华美的 [bright and beautiful]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4)
在锦上绣花的 [embroidered on brocade]。如锦字
锦标
jǐnbiāo
[prize] 本是锦制的标旗;后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杯等
锦标赛
jǐnbiāosài
[playdown] 不同地区或竞赛大组的优胜者之间的一系列决赛之一
锦缎
jǐnduàn
[brocade] 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其上有用金银线织成的凸花
锦鸡
jǐnjī
[golden pheasant] 形状像雉,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可供观赏
锦纶
jǐnlún
[polyamide fibre] 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而成的纤维。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用于纺织。旧称尼龙”
锦囊妙计
jǐnnáng-miàojì
[bag of tricks]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锦披
jǐnpī
(1)
[dossal,dossel]
(2)
一种挂在宝座或背上的彩色披
(3)
挂在祭台背后和上面或圣体栏杆旁边的一种彩色披
锦旗
jǐnqí
[silk banner] 用彩色绸缎制成的旗子,授给各种竞赛中的优胜者,或者送给团体或个人,表示敬意、谢意等
锦上添花
jǐnshàng-tiānhuā
[be blessed with a double portion of good fortune] 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又要涪翁作颂,且用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
锦西
jǐnxī
[jinxi] 市名。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京哈铁路斜贯全境。1985年设市、锦州市辖管。城市人口65.5万。农、林业均盛。沿海有渔盐之利。工业有采矿、石油加工、化工、造船等
锦绣
jǐnxiù
[beautiful brocade]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锦绣河山
jǐnxiù héshān
[beautiful landscape] 如锦所绣成的江河与山岳。形容壮丽美好的河流山川
锦衣卫
jǐnyīwèi
[imperial guard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eventually became a sort of ss troops] 明代护卫皇宫亲军。明太祖时始设,权力极广、兼理侦察、逮捕、审讯之事。也是明代的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玉食
jǐnyī-yùshí
[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华美的衣服,珍异的食品。形容豪奢的生活
锦州
jǐnzhōu
[jinzhou] 辽宁省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勃海,面积1782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扼辽西走廊北口京哈、锦承铁路交汇,自古为交通军事重镇。经济以炼油为主
锦
(錦)
jǐn ㄐㄧㄣˇ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郑码pnli,u9526,gbkbdf5
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2511252
展开阅读
锦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驰
简单释义:
驰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同本义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疾行
驰 chí
①(车马等)快跑奔~。
②传扬~名中外。
③(心神)向往神~。
【驰骋】(骏马)奔驰~千里。
【驰名】声名远扬。又作驰誉。
【驰誉】见【驰名】。
【驰骤】奔驰纵横~。
驰chí
⒈奔跑,使劲赶马。〈引〉车马疾行奔~。~骋。疾~。特指驱马进击将~之。
⒉向往心~神往。
⒊传扬~名中外。
驰tuó 1.参见"橐驰"。
详细解释:驰 chi 部首 马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驰
gallop; speed; spread;
驰
(1)
駓
chí
(2)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3)
同本义 [speed;gallop]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4)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5)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6)
疾行 [run;rush to]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7)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8)
追逐 [pursue]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10)
向往 [look forward to]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11)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12)
消逝迅速 [pass]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13)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14)
传播 [spread]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15)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驰骋
chíchěng
(1)
[gallop]∶骑马奔跑;奔驰
驰骋原野
(2)
[expatiate]∶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要砸断镣铐,使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驰骋
驰名
chímíng
[well-known;famous] 名声远扬
皆辞章灿丽,驰名当世。--《华阳国志·后贤志》
驰名中外
世界驰名的万里长城
驰驱
chíqū
(1)
[gallop]∶飞驰
策马驰驱
(2)
[do one"s utmost in sb."s service]∶奔走效力,尽全力效劳
驰思
chísī
[miss] 心驰神思
驰思故乡老母
驰思遐想
chísī-xiáxiǎng
[associate] 自由地联想
病人任意地驰思遐想他的童年时代
驰骛
chíwù
[move swiftly;speed] 奔走趋赴
忽驰骛以追逐兮。--《楚辞·离骚》
东西南北,驰骛往来。--《汉书·司马相如传》
驰誉
chíyù
[famous] 声誉传得很远;驰名
驰誉文坛
驰逐
chízhú
(1)
[gallop and chase]∶奔驰追赶
繁华街区,请勿驰逐
(2)
[horse racing]∶赛马
驰
(駓)
chí ㄔˊ
(1)
车马等奔跑,快跑~驱。~骋。风~电掣。
(2)
向往神~。心~神往。~念。~思。
(3)
传播,传扬~名。~誉。
(4)
驱车马追逐齐师败绩,公将~之”。
郑码xyi,u9a70,gbkb3db
笔画数6,部首马,笔顺编号551525
展开阅读
驰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