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先秦·屈原《卜居》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先秦·屈原《离骚》
乱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先秦·屈原《九章》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先秦·屈原《招魂》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先秦·屈原《大招》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先秦·庄忌《哀时命》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先秦·庄忌《哀时命》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两汉·东方朔《七谏》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两汉·东方朔《七谏》
谬谏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两汉·东方朔《七谏》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两汉·王褒《九怀》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两汉·王褒《九怀》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两汉·刘向《九叹》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看浩荡、千崖秋色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恒碣碪?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嘉颖离合以汤汤,醴泉涌流而浩浩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节岂我名,洁岂我贞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两汉·枚乘《七发》
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两汉·枚乘《七发》
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