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宗
简单释义: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
宗zōng
⒈旧指宗庙,祖庙。
⒉家族,同一家族的~族。~弟。同祖同~。
⒊祖先祖~。
⒋派别~派。
⒌主旨,根本~旨。万变不离其~。
⒍尊奉,向往~仰。
⒎量词。件或批两~事。一大~货。
⒏西藏过去的行政区划,大致相当于县。
⒐
⒑
详细解释:宗 zong 部首 宀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宗
ancestor; clan; model; principal aim; purpose; sect;
宗
zōng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ancestor]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clan]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faction;sect]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eldest son of the legal wife]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strain]。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purport]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race]。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honoured gods]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title conferred on an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appearance of feudal princes at court in summer]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宗
zōng
(1)
尊崇 [honour]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respect]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follow]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go toward]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yield to]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史记》
宗
zōng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宗祠
zōngcí
[clan hall;clan temple;ancestral hall] 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
宗匠
zōngjiàng
[great master in academic or artistic works] 造诣高深、成果卓著、为众人所宗仰的巨匠
于时《汉书》学者,以萧[该]包[恺]二人为宗匠。--《隋书·包恺传》
二指禅宗匠的传人
画界宗匠
宗教
zōngjiào
[religion] 基于对超自然支配力、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存在,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世界四大宗教
曰宗教。--蔡元培《图画》
宗老
zōnglǎo
[elder member of the patriarchal clan] 同族的老长辈
余宗老涂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宗庙
zōngmiào
(1)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四》
(2)
又
先王之宗庙。
(3)
又
立宗庙于薛。
(4)
[state]∶王室国家的代称
宗庙社稷。--清·周容《芋老人传》
宗庙之事。--《论语·先进》
(5)
又
宗庙会同。
宗派
zōngpài
(1)
[faction;sect]∶文艺、学术、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派别
(2)
[sect]∶宗教的支派
宗谱
zōngpǔ
[genealogy] 家谱;族谱
杨氏宗谱
宗器
zōngqì
[sacrificial vessel] 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
其官不备其宗器。--《国语·晋语》
宗亲
zōngqīn
[relatives of the same clan] 同宗的亲属
宗社
zōngshè
[ancestral temple or shrine of a ruling house;state] 宗庙和社稷,泛指国家
宗师
zōngshī
[great master;master of great learning and integrity]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宗室
zōngshì
(1)
[royal clan]∶同一宗族的贵族,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
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2)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宗庙
宗旨
zōngzhǐ
[aim; purpose;object;what one is making for] 主导思想;主要旨趣
讲说之日,正标宗旨。--《神僧传》
宗主国
zōngzhǔguó
[suzerain;colonial power] 在外交上不同程度地控制附庸国,而在内政上允许其保持独立自主权力的支配国
宗主权
zōngzhǔquán
(1)
[suzerainty]∶宗主国关于其臣民或属国尤其在这样一个国家的外交事务方面的统治、权力或关系
(2)
[domination]∶支配权
宗族
zōngzú
(1)
[patriarchal clan;clan]∶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
(2)
[clansman]∶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鸠同纠”。)--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母宗族。--《战国策·燕策》
宗
zōng ㄗㄨㄥˉ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5)
尊奉~仰。
(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8)
姓。
郑码wdbk,u5b97,gbkd7da
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234
展开阅读
宗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锦
简单释义:
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详细解释:锦 ji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锦
bright and beautiful; brocade;
锦
(1)
錦
jǐn
〈名〉
(2)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3)
同本义 [brocade]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4)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5)
古指锦袍 [brocade gown]。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6)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your]。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锦
(1)
錦
jǐn
〈形〉
(2)
比喻鲜艳华美的 [bright and beautiful]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4)
在锦上绣花的 [embroidered on brocade]。如锦字
锦标
jǐnbiāo
[prize] 本是锦制的标旗;后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如锦旗、银杯等
锦标赛
jǐnbiāosài
[playdown] 不同地区或竞赛大组的优胜者之间的一系列决赛之一
锦缎
jǐnduàn
[brocade] 一种华丽的丝织品,其上有用金银线织成的凸花
锦鸡
jǐnjī
[golden pheasant] 形状像雉,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可供观赏
锦纶
jǐnlún
[polyamide fibre] 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而成的纤维。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用于纺织。旧称尼龙”
锦囊妙计
jǐnnáng-miàojì
[bag of tricks]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锦披
jǐnpī
(1)
[dossal,dossel]
(2)
一种挂在宝座或背上的彩色披
(3)
挂在祭台背后和上面或圣体栏杆旁边的一种彩色披
锦旗
jǐnqí
[silk banner] 用彩色绸缎制成的旗子,授给各种竞赛中的优胜者,或者送给团体或个人,表示敬意、谢意等
锦上添花
jǐnshàng-tiānhuā
[be blessed with a double portion of good fortune] 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又要涪翁作颂,且用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
锦西
jǐnxī
[jinxi] 市名。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京哈铁路斜贯全境。1985年设市、锦州市辖管。城市人口65.5万。农、林业均盛。沿海有渔盐之利。工业有采矿、石油加工、化工、造船等
锦绣
jǐnxiù
[beautiful brocade]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锦绣河山
jǐnxiù héshān
[beautiful landscape] 如锦所绣成的江河与山岳。形容壮丽美好的河流山川
锦衣卫
jǐnyīwèi
[imperial guard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eventually became a sort of ss troops] 明代护卫皇宫亲军。明太祖时始设,权力极广、兼理侦察、逮捕、审讯之事。也是明代的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玉食
jǐnyī-yùshí
[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华美的衣服,珍异的食品。形容豪奢的生活
锦州
jǐnzhōu
[jinzhou] 辽宁省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勃海,面积1782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扼辽西走廊北口京哈、锦承铁路交汇,自古为交通军事重镇。经济以炼油为主
锦
(錦)
jǐn ㄐㄧㄣˇ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郑码pnli,u9526,gbkbdf5
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2511252
展开阅读
锦的动态笔画笔顺: